辛集信息网

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解读宋辽燕京之战!大宋王朝两次北伐为何屡屡失败?

网络整理 2019-06-16 国内新闻

公元1121年,在宋金两国的夹击下,辽国一败涂地,上京失守,走投无路的辽朝末代皇帝天祚帝耶律延禧退守燕京,想以此作为辽朝的最后一道防线,进行最后的挣扎。然而,一年后,当中京失守的消息传到耶律延禧的耳朵后,他害怕了,他知道失去中京意味着什么,到那时,宋金大军将长驱直入,直达燕京。因此,就在中京失守的当天晚上,耶律延禧便带着自己的亲信逃跑了,只留下一部分大臣留守南京,抵御宋金的进攻。

解读宋辽燕京之战!大宋王朝两次北伐为何屡屡失败?

当天祚帝逃跑后,辽国乱作一团,急需一个主事的出来。因此,在奚回离保和耶律大石等大臣的商议下,决定另立兴宗皇帝的孙子耶律淳为皇帝,决断军国大事。此时的便辽朝一分为二,一部分是由天祚帝所率领的残余力量,一部分是辽朝新立皇帝耶律淳所控制的地区,史称“北辽”。

而北辽建立后,情势并不乐观,朝中贪污腐败成风,矛盾频发,内部政见不一,局势十分不稳定,朝政混乱不堪。看到这种情况,宋徽宗遂决定再次北伐,伺机收回燕云十六州。

解读宋辽燕京之战!大宋王朝两次北伐为何屡屡失败?

燕云十六州

战争经过

保大二年四月,宋徽宗正式出兵北伐。他命令童贯为陕西、河东、河北宣抚使,种师道为统制,率军十五万“巡边”。所谓“巡边”,简单来说,就是试探对方的实力,因为此时的宋徽宗对自己能否拿下燕京并没有足够的信心,并不想与辽军进行正面碰撞,因此就以“巡边”称呼。而当童贯到达前线后,按照宋徽宗的意图,并没有作任何的战斗准备,而是想着招降辽军。

始一兴师,由于宋朝统治者没有破釜沉舟、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决心,宋军就已经注定了失败的结局。

当童贯和种师道到达雄州后,童贯下令兵分两路:

◆东路由种师道率领,渡过白河,进攻燕京

◆西路由辛兴宗率领,由范村进攻燕京

解读宋辽燕京之战!大宋王朝两次北伐为何屡屡失败?

宋军进攻路线

而此时的辽国虽然看似大势已去,但还有一定的军事实力,尤其是辽国大臣奚回离保所率领的契丹、渤海、汉兵等部队,非常骁勇善战,战斗力极强;而另一位大臣耶律大石所率领的禁卫军战斗力就更强了,而且主要是以骑兵为主。

一方是军纪涣散、无任何战斗准备的宋军;另一方是准备充分、战斗力极强的辽国军队

所以,当东路军先锋杨可世到达白沟的时候,辽将耶律大石率领大军主动向宋军发起了进攻,但宋军并没有去积极迎战,而是想着去招降辽军,并拿出了“招抚告示”给辽军看,但有备而来的耶律大石会同意吗?答案是否定的!看着宋军天真的举止,耶律大石不屑一顾地笑了,他心里想道:“这么一支军队哪来的勇气敢来北伐,我们就算打不过金军,但对付你们绰绰有余了。”

因此,当他看完宋朝的招降告示后,立马下令对宋军发起了进攻。战争结果很明显,没有作任何战斗准备的宋军哪里会是辽军的对手,不一会儿,在辽军骑兵的冲杀下,宋军乱作一团,纷纷逃亡,东路军大败而走。

与此同时,辽军另一名大将奚回离保率领的军队前往范村对辛兴宗军发起了进攻。但是,要到达范村必须要渡过范村前面的白沟河,如果宋军在白沟河这儿设下埋伏,乘辽军渡河的时候发起攻击,则辽军必败无疑。然而,当辽军渡河的时候,宋军将领辛兴宗却一意孤行,下令士兵不要轻举妄动,贸然出击,这无疑给辽军提供了极好的机会,他们趁着宋军毫无防备之机,快速渡过了白沟河。

解读宋辽燕京之战!大宋王朝两次北伐为何屡屡失败?

骑兵对战步兵

当辽军上岸后,辛兴宗就开始后悔了,然而已经迟了,因为他的一意孤行,宋军付出了惨痛的代价。面对气势汹汹的辽军,宋军毫无招架之力,抵抗了一会儿便溃散而逃,再加上此时天气刮着大风、下着大雨,形势对宋军十分不好。因此,童贯下令宋军全面撤退,宋军在撤退途中,奚回离保率军追击,一直追到雄州附近,在这个过程中,宋军又死伤若干。

这是宋徽宗时期第一次北伐的失败。


同年六月,耶律淳在内外的多重打击下,忧郁而亡。耶律淳死后,本来就不安稳的朝廷局势再次动荡了起来,大臣矛盾不断,先是辽朝有名将领郭药师被逼得投降宋朝,带走了他所统率的军事力量,紧接着又是辽朝掌权着萧德妃请求与宋朝议和。

当得到郭药师和他的军队后,再加上萧德妃请求议和,此时的宋朝大喜过望,便想着要一举拿下燕京。

十月,宋朝再次以童贯为北伐统帅,兵分两路,率军十万前往燕京,再次北伐。

◆一路由刘延庆率宋军主力,由雄州出发,进攻燕京

◆另一路由胜捷军大将范琼率领,以郭药师为向导,由白沟进攻燕京。

解读宋辽燕京之战!大宋王朝两次北伐为何屡屡失败?

宋军第二次北伐路线

然而,当童贯选择以刘延庆为先锋的时候,这场北伐战争又已经输了七成了。因为刘延庆这个人不仅没啥军事才能,还特别轻敌,更重要的是不会带兵,所带士兵军纪不整,犹如一盘散沙。所以,当他的军队到达良乡休整时,辽国大将奚回离保抓住机会,率军袭击了宋军,毫无准备的宋军大败,损失人马无数不说,刘延庆更是被辽军吓得城门都不敢出了。

正当宋军被困住的时候,郭药师敏锐地察觉到:“此时辽军的主力正在和宋军在正面战场上僵持着,其燕京城必然守卫空虚,如果这个时候率奇兵由固安出发,渡过桑乾河,偷袭燕京城,则有很大的把握拿下燕京。”想到这儿,他立马把这个计划告诉了刘延庆,刘延庆听了后,想都没想就同意了郭药师的建议,并派他的儿子刘光世接应郭药师。

晚些的时候,郭药师带着刘延庆指派的另外两名大将高世宣、杨可世率精兵五千,度过了桑乾河,对燕京发起了攻击,这一招果然奏效,燕京城内的辽军没想到一向懦弱的宋军会在这个时候发动袭击,辽军被打了个措手不及。宋军一举夺下迎春门,进入燕京,要求耶律淳的妻子——此时辽国的实际掌权者萧皇后投降。

解读宋辽燕京之战!大宋王朝两次北伐为何屡屡失败?

郭药师,图片来源于网络

当得知宋军袭击燕京城的时候,奚回离保立马率军救援。若此时刘光世在辽军回去救援的路上,率军截击,拖延一小会儿,则在城内的郭药师部一定能拿下燕京城。但是,因为刘延庆和高世宣、杨可世二人之间的矛盾,他让他的儿子刘光世按兵不动,只需领兵观望即可。

由于缺少刘光世的驰援,奚回离保率军很顺利地到了燕京城,与城内的辽军共同夹击宋军,双方在巷道内展开了大战。然而,由于燕京城内巷道众多,宋军的人数优势无法发挥,单兵作战能力又处于劣势,所以,不一会儿宋军就渐落下风,渐渐招架不住了。而此时郭药师还寄希望于城外刘光世的援军,但打了一早上了,却始终不见援军的到来,没办法,郭药师只能下令撤军,因为再打下去宋军就得全军覆没,而高光世为掩护宋军撤退,被辽军围攻,惨死城中。

这一次,因为宋军将领之间的个人恩怨,置国家大局于不顾,宋朝又一次失去了收复燕京的好机会。


虽然夺取燕京失败,但此时刘延庆所率领的宋军主力尚在,在人数上就要比辽军多几倍,这时若刘延庆聚拢力量,吸取教训,重整旗鼓,想必还是能拿下燕京的。但是,还是那句话,童贯选刘延庆为主将的时候,就注定了这场战争的失败!我们来看后续。

解读宋辽燕京之战!大宋王朝两次北伐为何屡屡失败?

童贯,图片来源于网络

有一天,辽军抓获了宋军的两名运粮官,奇怪的是,奚回离保并没有杀掉他们,而是命人将他们关了起来。随后,奚回离保玩了一招“蒋干盗书”,他在关押这两名宋军俘虏的地方故意对部下说:“我军的兵力有宋军的三倍多,明天早上,兵分三路,我们将对宋军发起攻击,必定能大获全胜,歼灭宋军。”

“闻汉军十万压吾境,吾师三倍,敌之有余,当分左右翼,以精兵冲其中,左右翼位应,歼之无遗。” ——《宋史·刘延庆传》

说完这些话后,他故意让其中一名士兵逃回去报信。当这名士兵回去后,立马将他在辽军大营所听到的都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刘延庆,这种明眼人都能看出来的把戏,换作任何一个有一点头脑的将领,都能够识破,因为此时的辽军所有人数加起来总共有区区几万人,哪里是宋军的三倍之多,但早已被辽军吓破胆的刘延庆却偏偏信以为真了,再加上半夜的时候军营突然起火了,刘延庆以为辽兵来了,急忙命令士兵撤退。看到自己主帅这么慌张,底下的士兵也慌了,瞬间乱作一团,在撤退途中自相践踏,又一次死伤无数。可怜这些士兵,没死在敌人手里,反而死在了自己人手里。

伴随着刘延庆部的全面撤退,宋军的第二次北伐再次无功而返,以失败告终。

解读宋辽燕京之战!大宋王朝两次北伐为何屡屡失败?

宋徽宗,图片来源于网络

反思——宋军失败原因之分析

第一,宋朝统治者宋徽宗目光短浅,不顾大局,只看重眼前利益,且缺乏军事才能。众所周知,当年宋朝强盛时,宋太宗赵光义都没能收回燕云十六州,而到宋徽宗时期,无论从军事实力还是国家经济实力来说,都远不如宋初,而宋徽却偏偏“乘人之危”去攻打辽国。俗话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没做好任何准备就去攻打辽国,战争结果可想而知。

第二,选将用人不当,阉宦掌兵。徽宗时期两次北伐都是以童贯为主帅,众所周知,童贯是北宋时期最臭名昭著的太监,无军事之才,只会献媚和窝里斗,让此人统兵,宋朝就已经注定了失败,再加上他手下的那些毫无军事之才的将领,所以,宋军的失败是理所当然的。这正应了那句“北宋缺将,南宋缺相”的著名经典之言。

文/王不二

注:文章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本文作者:王不二说史(今日头条)

原文链接:http://www.toutiao.com/a6702412899651944963/

声明:本次转载非商业用途,每篇文章都注明有明确的作者和来源;仅用于个人学习、研究,如有需要请联系页底邮箱

Tags:辽朝   童贯   宋徽宗   拒马河   宋朝   耶律大石   辽天祚帝   渤海   成风   固安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