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集信息网

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不争则莫能与之争:从史料入手,试论顾命大臣景寿的高超破局智慧

网络整理 2019-06-30 国内新闻

​我们阅尽铅华,只为呈现不一样的历史。

咸丰十一年(公元1861年)8月22日,咸丰皇帝崩于承德避暑山庄。相比起中国历代皇帝而言,咸丰帝的去世看似无足轻重,毕竟其在位时期文韬武略皆不出众,为国为民也有愧于心,然而谁也没有想到,他的死亡却引发了多米诺骨牌效应,进一步使大清王朝滑向深渊。

不争则莫能与之争:从史料入手,试论顾命大臣景寿的高超破局智慧

▲承德避暑山庄烟波致爽殿内景

由于咸丰皇帝去世时,其子载淳年仅六岁,于是留下谕旨:“皇长子载淳现为皇太子,著派载垣、端华、景寿、肃顺、穆荫、匡源、杜翰、焦祐瀛,尽心辅弼,赞襄一切政务。”不过皇帝担心顾命大臣擅权自肆,于是又授予皇后钮祜禄氏“御赏”印章,授予皇子载淳“同道堂”印章(由懿贵妃代为掌管),要求所有诏书务必加盖两方印章方为有效。原本是相互制衡的政治设计,最终却不料慈禧太后拉恭亲王奕䜣入局,悍然发动“辛酉政变”,最终拉开了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灭亡的序幕。

不争则莫能与之争:从史料入手,试论顾命大臣景寿的高超破局智慧

▲同道堂、御赏印

在“辛酉政变”之后,顾命大臣们的结局都不算太好,不过在这八人之中,却有一人得以善终,他就是景寿。“顾命”一词最早出自《尚书·顾命》,乃是封建帝王为防止新君继位时因年幼或初掌皇权不够熟练等原因导致国家不稳定,所以选派几位忠心且有能力的大臣辅佐新君顺利完成权力过渡。一般说来,能够被选为“顾命大臣”的人,才能与品德俱佳,再加上没有裙带关系做后台,整体表现要远好于外戚。咸丰皇帝遵循旧例,选出怡亲王载垣、郑亲王端华、额驸景寿、大学士肃顺四位御前大臣和穆荫、杜翰、匡源、焦佑瀛四位军机大臣,一共八人。

不争则莫能与之争:从史料入手,试论顾命大臣景寿的高超破局智慧

▲咸丰皇帝朝服像

有意思的是,这八位顾命大臣当中除景寿外,其余人等皆以大学士肃顺为首,属于“肃党”。或许咸丰皇帝已经察觉到了懿贵妃的野心,预见了未来可能出现的局面,担心幼子继位后难以把持朝政,故而选出这七位大臣出来,期望这七位顾命大臣能够同心协力辅佐幼帝。那么景寿既然并非“肃党”,咸丰皇帝为何会选景寿呢?咸丰皇帝的无奈选择,恰恰成为景寿日后能够逃出生天的关键所在。

不争则莫能与之争:从史料入手,试论顾命大臣景寿的高超破局智慧

▲恭亲王奕䜣旧照

如果按照血缘亲近来选择御前大臣,那么恭亲王奕䜣无疑是最佳选择,本身就是咸丰皇帝的弟弟,同时又贵为亲王,如果他出面摄政尊奉载淳,那么载淳的皇帝地位就无可动摇。但是咸丰皇帝不敢如此,首先弟篡兄位的事情自古以来并不算少数,其次多尔衮当顾命大臣时的所作所为也令此后历任帝王记忆犹新。对于这个精明的弟弟,咸丰皇帝实在放心不下。不过清朝祖制,选择顾命大臣要有“亲”有“贤”,怡亲王载垣与郑亲王端华都属于远支,因此咸丰帝无奈之下只能选择自己的姐夫景寿。

不争则莫能与之争:从史料入手,试论顾命大臣景寿的高超破局智慧

▲左为寿恩固伦公主

当然,除了无奈之外,咸丰皇帝也相当信任景寿,这点可以从英法联军入京后,景寿奉命扈驾热河就可以看出。当然,景寿也确实值得咸丰信任,从血缘上来说他压根就不可能篡位。景寿为富察氏,工部尚书博启图之子,道光二十四年(公元1844年)获赐头品顶戴,次年又与道光皇帝六女寿恩固伦公主成婚,受封固伦额驸,袭封一等诚嘉毅勇公。咸丰皇帝继位后,对于这位姐夫非常亲近,赐用紫缰,先后任命其为蒙古都统、御前大臣、领侍卫内大臣。尤其是赐用紫缰,这在等级森严的清朝属于莫大恩宠,咸丰皇帝显然是将景寿“划”为了自己人。

不争则莫能与之争:从史料入手,试论顾命大臣景寿的高超破局智慧

▲富察·景寿画像

对于从天而降的“顾命大臣”身份,景寿非但没有沾沾自喜,反而吓出了一身冷汗。他很清楚,自己其实是占了恭亲王奕䜣的名额,被动卷入了一个政治漩涡。不过在他看来,这事情也好办,这毕竟是爱新觉罗氏的家事,他这个被赶鸭子上架的顾命大臣没必要瞎掺和,因此他接下来一直缄默不语。果然,慈禧太后不久联合恭亲王奕䜣发动“辛酉政变”,为首的御前大臣全都人头落地,顾命大臣也锒铛入狱,只有景寿安然无恙。

不争则莫能与之争:从史料入手,试论顾命大臣景寿的高超破局智慧

▲两宫垂帘剧照

当然,说他安然无恙也不太准确,景寿还是受到了责罚。慈禧太后斥责其“身为国戚,缄默不言”,将其紫缰收回,革除一切职务。但是相比其他人,景寿受到的惩罚不算什么,他的公爵品级和固伦额驸身份依然保留,至于慈禧太后的批评也是无关痛痒的话,太后显然没把他当敌人。于是在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二月,景寿出任蒙古都统,三月又兼御前大臣。同治三年(公元1863年)七月,景寿获赐紫缰,十月授领侍卫内大臣。这些封赏实在太有意思,政治信号也不言而喻。

不争则莫能与之争:从史料入手,试论顾命大臣景寿的高超破局智慧

▲荣寿固伦公主剧照

景寿在咸丰年间所获得的一切荣耀,兜兜转转之后又重新获得,而且都一模一样。这无疑是在世人表明,景寿依然是受皇家重视的,甚至比当年更受重视。同治十三年(公元1874年)十二月,景寿奉命掌管神机营事务。光绪十五年(公元1889年)六月去世,谥“端勤”。至于他的儿子志瑞,娶的福晋乃是恭亲王奕䜣之女荣寿固伦公主。在清代,固伦公主仅限于皇后之女,妃嫔之女和亲王之女都是和硕公主,奕䜣之女能够破例获封固伦公主,可见其受宠程度。其次,景寿当年抢了奕䜣的顾命大臣位置,两人按理说应为仇敌,如今却结成儿女亲家,可见不仅太后把他当自己人,恭亲王也没跟他见外。

不争则莫能与之争:从史料入手,试论顾命大臣景寿的高超破局智慧

▲紫禁城掠影

说起来,这就是景寿的政治智慧。他知道自己夹在“肃党”与皇帝生母中间,走错一步就是粉身碎骨的局面,因此他选择了不争不抢。有的人或许会问,他为何不直接倒向慈禧太后呢?在子渊看来,这恰恰显露出他高超的政治艺术。虽然他是属于被“赶鸭子上架”的顾命大臣,但他对两个派系而言都相当重要,任何一方都不可能接受他投靠对方,所以他不能争;其次,虽然皇帝生母不可小觑,但清朝历史上还没有皇帝生母发动政变从顾命大臣手中夺权的先例,景寿或许也猜不到慈禧太后的胆子和野心有这么大,所以他选择骑墙观望,不与双方结仇,这样不论哪一方胜出,都不至于对他牵连太狠,还会私底下记他的“人情”,这就保留了未来再度崛起的资本与基础。不得不说,景寿深谙老子之道,懂得“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参考资料:

《清史稿·卷一百六十六·表六·公主表》《避暑山庄与辛酉政变》

本文作者:趣观历史(今日头条)

原文链接:http://www.toutiao.com/a6707784253410640391/

声明:本次转载非商业用途,每篇文章都注明有明确的作者和来源;仅用于个人学习、研究,如有需要请联系页底邮箱

Tags:景寿   咸丰   奕䜣   载垣   恭亲王   杜翰   慈禧太后   匡源   道光   清朝   同治   穆荫   我在宫里做厨师   焦祐瀛   怡亲王   政治   多尔衮   蒙古   和硕公主   承德避暑山庄   破·局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