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集信息网

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都说没有他,大明朝会提前改朝换代

网络整理 2019-05-08 国内新闻
都说没有他,大明朝会提前改朝换代

(图片来源于网络)

他是文弱书生,他手握兵权,他少年才华出众。

他一生铮铮铁骨,他站立城门之下,力挽危机与狂澜。他凛然正气遭奸佞陷害,毫不畏惧。

他为官之时两袖清风体察民情爱民如子。他大义气节流芳千古为后世子孙传颂。他叫于谦字廷益,浙江钱塘人,明朝名臣,救世宰相民族英雄。与岳飞、张煌言并称“西湖三杰”。

他的曾祖于九思在元朝时离家到了杭州做官,所以全家从此迁至钱塘太平里,故历史后来都记载于谦为浙江钱塘人。

钱塘县所在的杭州是历史名城,所谓地杰人灵,对于谦的成长有很大影响。他从小就有不平凡的抱负,勤奋读书,而且处事端敏,识大体。喜欢读先秦两汉的典籍,喜欢苏东坡的文章,对古今天下何以兴,何以亡,何以治,何以乱尤为用心。

父亲虽然隐市,一生却敬佩仰慕着文天祥,恭悬其画像于座位之侧,几十年如一日。谆谆教导儿子一生要以他为楷模。受其影响,于谦也立志以天下苍生为己任,他在文天祥的画像上写了一篇赞词,称赞文天祥“殉国忘身,舍生取义,气吞寰宇,诚感天地。”并每日诵读文天详正气歌,警世标榜自己。

十七岁作诗《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诗足以言志,一生浩然正气写照。

永乐十九年于谦登辛丑科进士,宣德初授御史,初露锋芒,宣德元年(1426)八月,汉王朱高煦谋反,宣宗镇压汉王朱高煦之叛。

宣宗御驾亲征,带的全是朝中重臣,可临行前还特别指定都察院的监察御史于谦也随驾扈行,大家心里都有疑惑为什么要带于谦呢?宣宗心中有数。

宣宗大军抵达乐安城下,命他的叔叔出城投降。朱高煦一看大势已去,只得出城受缚。但他毕竟是输给了自己的侄儿,输了这场仗,输不下这口气。所以他投降归投降,但出得城来居然还是气焰嚣张。

这时候于谦出场了,宣宗派于谦到阵前参加受降,并要于谦当众历数汉王朱高煦的罪状。

面对昔日位高权重的王爷,他信步上前无丝毫惧色,数落其罪状,骂声宏亮,条理清晰,正词崭崭,声色震厉,一向残暴不仁的汉王被骂得抬不起头,伏地战栗。龙颜大悦,遂被升任巡按江西。这时众官员才知于谦胆略过人,不畏权贵,凛然正气非他人能比。

巡按外地本就是是御史的职责,也不算什么高升,其实皇帝心中很赏识于谦,他这一举动明显是想历练此人,然后加以重用。

都说没有他,大明朝会提前改朝换代

(图片来源于网络)

于谦果然不负期望一上任就昭雪了被冤枉的几百个囚犯。他上书奏报陕西各处官校骚扰百姓,诏令派御史逮捕他们。皇帝这个时候已经完全信任于谦,当时刚要增设各部右侍郎为直接派驻省的巡抚,于是亲手写了于谦的名字交给吏部,越级提升为兵部右侍郎,巡抚河南、山西。

于谦到任后,心里想要知百姓疾苦就要走到百姓生活中去,他轻装骑马走遍了所管辖的地区,访问父老,考察当时各项应该兴办或者革新的事,并立即上书提出。一年上书几次,稍有水旱灾害,马上上报。

河南靠近黄河的地方,常因水涨冲缺堤岸。于谦令加厚防护堤,计里数设置亭,每个亭都有亭长,负责督促修缮堤岸。又下令种树、打井,于是榆树夹道民风朴实,路上早已没有因为干渴而晕倒的行人。

经他考察大同单独远在边塞之外,巡按山西的人难于前往,他便奏请皇帝另设御史管理。把镇守将领私自开垦的田全部收为官屯,用以资助边防经费。他的威望恩德遍布于各地,在太行山的盗贼都逃跑或隐藏起来,当地百姓把他当做心中神明,前后在职十几年,曾升任左侍郎,领二品官的俸禄。

在任期间政绩卓著,为官清廉,“两袖清风”之说由此而来。

后来太监王振掌权。因于谦平日刚正不阿,不曾孝敬礼物,王振随便找了一个借口陷害他,把他投到司法部门判处死刑,关在狱中三个月。

百姓听说于谦被判处死刑,一时间群民共愤,联名上书。这么好的父母官要被处死,人人奔走相告,山西、河南的官吏和百姓全都俯伏在宫门前上书,请求于谦留任的人数以千计万计,周王、晋王等藩王也这样上言,于是王振便编了个理由给自己下台说弄错了人名,再命于谦为巡抚。

正统十四年(1449年)土木堡之变,明英宗被瓦剌俘获,他力排南迁之议,坚请固守,官进兵部尚书。整饬兵备,部署要害,亲自督战,率师二十二万,列阵北京九门外。

后代世人只知那首《石灰吟》以为他是文弱诗人,却不知他才是真正的军事奇才。是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的于少保。

八月十六日,明军主力在土木堡遭遇惨败,明英宗也被俘,明王朝岌岌可危。于谦临危受命,积极部署,以最初几万之众部署调置二十多万, 抵御蒙古骑兵一战成名。

他挽救了大明王朝,让百姓免于流离失所,以一己之力力挽狂澜,有史学家说如果没有于谦,没有北京守卫战,大明王朝说不定会提前寿终正寝一两百年。

只是终是受奸人迫害,不过他大义凛然,临危不惧,真是粉身碎骨浑不怕,留得清白在人间。

据说受刑之时,天地失色,风云含悲,万人悲戚民间传说连西湖水也突然干涸。

明宪宗成化初年,将之子于冕赦免回来,他上疏申诉冤枉,得以恢复于谦的官职,赐祭。

明孝宗弘治二年(1489年),追赠于谦为特进光禄大夫、柱国、太傅,谥号肃愍,赐在墓建祠堂,题为“旌功”,万历中,改谥为忠肃。

乾隆十六年(1751年),乾隆帝南巡,题写匾额“丹心抗节”。后《明史》称赞其“忠心义烈,与日月争光”。于谦年少有为,一生刚正,如一颗明珠永远耀眼在历史的浩瀚星空中。

都说没有他,大明朝会提前改朝换代

(图片来源于网络)

他注定是为拯救百姓和国家而生的。他的目光穿过了“仁宣之治”的繁华表象,关注到了那些沉溺于歌舞升平的大臣们视野所不及的社会底层和人民的深重苦难。

在臣僚们终日莺莺歌乐纸醉金迷之时,于谦却奔走民间,解救赋税重压之下的民众,他看到自然灾害肆虐之后农夫村妪的深长哀叹,听到饥渴困苦中妇孺婴儿的凄厉啼哭,一直都在上书改制来解救他们出苦海。

为国为民从不去计较个人的得失,冰冷的牢狱里,伟岸之躯也望着月亮感叹,心中涌起对家人愧疚之情,可恢复官职后依然一如既往为民奔波。

同时身为河南、山西两省巡抚,为了兼顾两地的政务,他在两省之间来回跋涉,仅仅靠着一匹瘦马,每年至少两次要翻越太行山,每次都要历经一个月。

陡峭山壁,风餐露宿,气候变化冷热交替,风刀雪剑,披星戴月,还有毒虫猛兽,十八年往返坚持,这种强大的意志力谁又能拥有呢。

家国情怀大致如此吧,他是一名不折不扣的英勇战士,是有雄才伟略的真英雄,他的战场一直在他浩浩荡荡胸怀之中,在朗朗乾坤之中,为民而战为国而战,一刻不曾停歇,这一腔热血最终洒在自己钟爱的神州大地上,万世流芳。

都说没有他,大明朝会提前改朝换代

(图片来源于网络)

本文作者:陶子姐姐谈情感(今日头条)

原文链接:http://www.toutiao.com/a6688490588410479118/

声明:本次转载非商业用途,每篇文章都注明有明确的作者和来源;仅用于个人学习、研究,如有需要请联系页底邮箱

Tags:明朝   文天祥   朱高煦   元朝   河南   山西   明孝宗   明英宗   明宪宗   浙江省   岳飞   汉朝   王振   苏轼   于谦   历史   钱塘江   于冕   杭州   读书   张煌言   陕西   蒙古   大同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