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集信息网

首页 > 社会新闻 / 正文

辛集色系军团漫画全集七旬画家将农民画推向世界

网络整理 2019-01-26 社会新闻
(原标题:辛集七旬画家将农民画推向世界)

原标题:辛集七旬画家将农民画推向世界

耿占雄(左一)为参观者讲解自己创作的巨幅农民画。

史晟全摄

毛驴车赶夜路,姥姥门前唱大戏,玩鸟,娶媳妇大锅菜……一幅幅正在消逝、已经消逝的冀中传统生活场景,通过他的画笔重新跃然纸上、呼之欲出。

他叫耿占雄,今年70岁,是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辛集农民画的传承人。从小看村里人画壁画、农民画,30多岁创办农民画培训班、民间画院,推动辛集农民画走向世界,古稀之年仍笔耕不辍,致力于辛集农民画的传承和发扬。和农民画打了一辈子交道,耿占雄说:“到了这个岁数,我画的更多的是一种情感。我想让现在的人通过我的画感受一下过去的生活,感受到现在生活的幸福。”

参军归来重拾技艺

辛集旧称束鹿,辛集农民画即源于束鹿壁画。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全国各地的农民画获得发展,耿占雄记得,束鹿农民画是第一个登上人民日报头版头条的。耿占雄22岁到南京军区参军,在部队期间学习了国画,这为他后来的创作打下了良好基础。“我在无锡的书店里看到有介绍束鹿农民画的书在卖,这对我产生了启发。当时我就开始思考怎么把家乡的这门技艺继续发扬下去。”

耿占雄回到辛集后,很多农民画老艺人都渐渐转行了,画广告,画商标,画山水画,有着不错的收入。1985年,耿占雄依托自己工作的辛集文化馆,召集了两名农民画作者,三个人在一间五六平方米的小房间里搞起了农民画创作。

“这两个作者来了以后,自己带干粮,自己带铺盖,从早到晚画画,夜里就睡在画室。”耿占雄回忆,一次,中国文化报的记者来到辛集,对他们的创作进行了报道,这才引起了当地政府对农民画的再一次重视。

走出辛集走向世界

有了政府的支持,耿占雄申请经费,办起了自己的农民画培训班。他还给政府写报告,建议在辛集全县展开农民画培训和创作。辛集再次掀起了农民画的创作热潮,1987年,辛集农民画走进了中国美术馆。这一亮相,便令世界惊艳。

大批媒体记者涌向辛集,争相报道辛集农民画的故事;许多人开始求购辛集农民画,农民画的价格一时水涨船高。借着这阵热潮,在农民画培训班的基础上,耿占雄又创办起了农民画社,带领大家一起搞创作。

“现在京津冀一体化,其实我们在那个时候就感受到这样的便利了。辛集农民画能走出去,一个原因就是靠近北京。”带着大家的作品,耿占雄来到北京,自己查电话号码,直接与法国驻华大使馆取得了联系。“接电话的正好是使馆一位中国籍工作人员,当时法国驻华大使馆的文化交流官也正好就在旁边。”

这位法国外交官对耿占雄带来的农民画很感兴趣,看过之后,不但当场要求大批量购买,还提出要到辛集耿占雄的王下村去看看。这是辛集第一次有外宾造访,辛集政府极其隆重地接待了这位法国外交官。此后,德国、美国、奥地利、墨西哥等20多个国家的外国友人也先后来到辛集,探访这里的农民画。辛集农民画在北京的各大驻华使馆展出后,又走出国门展览,真正走向了世界。

张扬个性只为兴趣

今年春节前夕,耿占雄耗时三个多月创作的200平方米巨幅农民画“留住乡愁”创作完成。500多个形象各异的人物造型,与众多动物、农舍、农具一起,勾勒出一幅涵盖春夏秋冬四季,以及迎新、祈福、安宅、嫁娶等传统习俗的冀中乡村图景,充满了鲜活而又醇厚的乡土气息。

耿占雄透露,之所以能够长期保持旺盛的创作热情和灵感,他靠的是两样东西:兴趣和个性。“从30年前开始办班,我就坚持为兴趣创作。后来农民画的市场有一个低谷,很多人都离开了,但我一直坚持着,不为名也不为利。”“作品想要脱颖而出,没有自己的特点和个性不行。我的作品全部来源于自己的生活,也融入了很多想法。搞艺术创作,要用自己的视角,不要受别人的影响。”耿占雄说。

耿占雄没有刻意培养自己的儿孙来传承农民画技艺。辛集正在王下村打造农民画小镇,耿占雄希望小镇可以搭建平台,建立一个京津冀美院写生基地,邀请各地美术专业的学生来这里练习写生,培养更多绘画方面的人才。

古稀之年,耿占雄还有一个尚未完成的心愿,那就是举办自己的个人画展。但培训班还需要他去上课,辛集农民画的传承发扬还需要他的力量。如果一切顺利,他希望可以在2020年完成这个愿望。(记者白波通讯员郑占胜)

Tags:画家   画展   农民画

猜你喜欢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